标题:
[转]当爱已成往事
[打印本页]
作者:
emilfan
时间:
2006-8-25 04:41
当爱已成往事
文/唐门小三
春节的时候我去捣鼓了头发。现在它们是浅黄色,螺旋状,走在人群里,像个紧跟潮流的傻小子。
哼哼老婆说,你小子也太崇洋媚外了。我说是啊,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多了。然后大家一起不怀好意地笑。
大约两个月前,我重开了我的音乐博客,陆陆续续推荐了一些外国歌。中途感觉没劲,又搁在一边了。其实最初是因为老用BT,心里不踏实,预计硬盘迟早有一天玩完,才毅然决定把海量音乐全部转移到网络上。可这个宏伟计划还没来得及实施,我的硬盘就已经分崩离析了,不声不响。
结果是,我发现自己没有想象中难过。真的。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耳朵里充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音乐,我老是在换歌,我没有耐心把他们一一听完。曾经拼命喜欢一首歌并且成天把它挂在嘴边的日子仿佛成了久远的记忆。这样想的话我其实挺羡慕那些喜欢《老鼠爱大米》或者《两只蝴蝶》的家伙们,无论如何,他们是真喜欢,全身心投入了。
不像我,面对着我的“损失”,如释重负。
《当爱已成往事》是张国荣的一首老歌,早些林忆莲和李宗盛也唱过,他们唱得也很好,可那时候他们仍然相爱,于是有所欠缺。我固执地以为这首歌是属于张国荣的,这首《霸王别姬》主题曲里由始至终弥漫的忧伤是属于张国荣的,就像电影里挥剑自刎的虞姬那样,这首歌最终也成了张国荣一生的注脚。
我不知道他站在高高的窗台上,眺望香港灿烂灯火的那个瞬间,是不是也觉茫然,像我每一次打开播放器时的不知所措,神色恍惚。因为繁华的背后总是隐藏着苍白的记忆,因为王菲唱,看见的,熄灭了,消失的,记住了。
冷风吹过的时候我心中有种悲凉如水,我想起许多年以前,当我还是个小孩,我也曾如此热爱过国内的流行音乐。那些缥缈不可追的声音,那些绽放如午夜烟花的字句,那些熟悉的面孔终于微笑着走远。
最早听过的流行歌曲是什么,我忘了。1982年《少林寺》火爆全国的时候,我还没出生呢。可是我无比清晰地记住了那首《牧羊曲》,而不是片头五大三粗的 “少林少林”。这中间大约有个故事,说的是我爸之所以留意到我妈,就是源于《牧羊曲》。那时我妈妈站在舞台上,自信满满张口唱道,日出嵩(Gao)山坳,当场就震慑了我爸。这件事说起来实在比“蝴蝶效应”还要玄乎,为此我要由衷感谢郑绪岚阿姨,如果不是她,估计后来也就没有我了。
郑绪岚阿姨的歌,一直都带有很强的古典色彩,特别是填词,充满了婉约的东方韵味。她的另外一首经典之作是《枉凝眉》,《红楼梦》主题曲。这歌儿当年不知道感动了多少哥哥姐姐,她把黛玉对宝玉的悲惋的爱情唱得淋漓尽致,唱得所有听众肝肠寸断。
细细回想起来,这是那年头的流行,女歌手们用清一色柔情似水的嗓音,塑造了一个个温婉灵性的女子形象,从而成为了一代少年们挥之不去的心事。可惜现在再也听不到这样的声音这样纯正的中国韵味了,人们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大家开始喜欢成天叫嚣着“我不是黄蓉”的王蓉那样敢爱敢恨的女孩子。剩下及其稀缺的中国音乐元素,几乎齐齐沦为节奏布鲁斯的配角。
小时候风行一时的许多音乐种类,似乎都销声匿迹。比如印象最深刻的《粉红的回忆》,开头这样唱,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这歌确实留给我好多好多的记忆。妈妈当年是走在时尚前沿的人物,花近半年的工资买了全学校第一个双卡式磁带机。由此我的夏天充满了劣质磁带里传出的甜腻歌声,通常是女声,机器发出巨大声响,有时会卡带。伴随而来的是午后的炎热和蒲扇,夜里挥之不去的蚊子的嗡嗡声,一家人躺在院子里纳凉,抬头就可以看见满天星斗,爸爸那时抽一块钱一包的三角牌香烟,我们母子俩分享一根六毛钱的绿豆沙冰棍。这些都是最真实和甜美的记忆,并且具备时代特质。贾樟柯电影里刻意到近乎做作的手法之所以那么受人欢迎,慕容雪村一部不怎么样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之所以大卖特卖,就是因为他们描画的那些细节无比真实地存在于一代人的内心深处。
对不起,扯远了。
《粉红的回忆》的演唱者,我至今也不知道是不是邓丽君。
邓丽君一直驻留在许多人心中,尽管她独自走得那么远。从直白外露的《何日君再来》到意境雅致的《北国之春》,从风格清奇的《小城故事》到情真意切的《月亮代表我的心》,即使到了今天她作品的受欢迎程度仍然令无数歌手汗颜。
我庆幸的是我没有身处她红火的时代,欣赏过这个华语乐坛无可争辩的奇迹,并眼看着她随后的香消玉殒,是一件无比悲伤的事。
其实真正到我所处的音乐时代,谭咏麟张国荣梅艳芳啦啦啦都已经过去啦。当我大概明白流行是怎么回事的时候,风头最劲的是“四大天王”,一时间他们横扫亚洲乐坛,无人可与其比肩。
富城天王是我最早喜欢的一个,其实那时都没怎么听过他的歌,只是单纯地觉得这小子真帅,还有他超帅的中分头,虽然后来这个头型被定为典型的汉奸头。几年过后我听他的代表作《动起来》,还有《渴望无限》什么的,说实话,郭天王的唱功真烂,奶声奶气的,简直足以号称男版林志玲。可是他身上有一股活力,莫名的感召力,让人迅速兴奋起来。两年前我见到了郭天王,他和爸爸坐一辆车,我还让他给我签了个名。那时我才发现我一点也不会激动了,整个过程我都心不在焉,好像祭奠着逝去的繁盛时光。
黎明天王的名字是四个人当中最诗意的,就当时而言。印象中他唯一一首抒情的歌似乎叫作《深秋的黎明》,当年的点唱率极高,后来他改走电子音乐路线,专辑无数,上榜无数,得奖无数。其中不乏旋律动听的曲目,可是听过之后,很快又忘记了。再后来,黎明天王宣布自己不领奖了。
刘德华好像用不着我多说什么,他依然活跃在我们的视线里,不停出专辑不停拍电影。他一直很红,红到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还是会在各种场合遇到他的模仿者,虽然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他的独特颤音一点也不动人。就连喻可辛都打着天王女友的旗号,着实红了一大把。刘天王的歌旋律明快,相对难度也不高,所以流传最广。记得刘天王是借着一曲《忘情水》开始大红大紫的,这首歌在四川有一个恶搞版,歌词是“给我一瓶敌敌畏”之类的。敌敌畏是当时广泛使用的农药,而《忘情水》大概是我有生以来听到的第一首惨遭“蹂躏”的流行歌,好在刘天王不知道这事,否则一不留神,就步了陈凯歌导演后尘。
最后是学友天王,毫无疑问,他是四大天王里唱歌最好的,就我而言,他的演技也是最好的。张天王一出道就显示出了超强的歌曲驾驭能力,我听过他最早的歌里面,《饿狼传说》躁动,《一千个伤心的理由》感性,《祝福》加入了一点福音歌曲的元素,也很好。张天王唱歌的时候擅长运用“哭腔”,他把它用于几乎所有悲情歌曲,并且凭借《李香兰》发挥到了极致。那几年哥几个混在卡拉OK里,总是第一时间找学友天王的新歌来唱,稚嫩地模仿他的技巧与嗓音,懵懂的少年总是把成长的疼痛无限制夸大,一面唱着学友的悲伤情歌,一面就真的仿佛感觉到了悲凉。这两年学友开始玩儿音乐剧,《雪狼湖》,反响出奇的好。我想要是《雪狼湖》来成都,说什么也得去看一场,为了圆一个儿时的梦想。
那两年唯一可以与四大天王一争高下的只有一个周华健。周华健那时签的是滚石,号称“天王杀手”。虽然最终他没能PK掉任何一个天王,可他自己依旧红得发紫。
周华健的歌,即使是情歌,也是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他唱《让我欢喜让我忧》,丝毫不带怨恨,有的只是对过往的感激,他唱《刀剑若梦》,有的是笑傲江湖快意恩仇的气魄,他唱给儿子的那首《亲亲我的宝贝》,相信所有听者,都能够感受到温暖。他总是温柔体贴地为所有人演唱,像这世界上最后一个好男人。
周华健是极少数可以凭借自身嗓音令得一首注定平庸的歌曲脱胎换骨的歌手,只有《人猿泰山》的中文版主题曲,编曲人一心只想突出华健的天籁之音,反而失败了。
无线版《神雕侠侣》上映的时候,周华健和齐豫合作了《天下有情人》,一时成为新的情歌对唱经典。其实这首歌难度很高,王菲在“好友音乐会”上跟张信哲对唱,也是这么说。可是周齐二人分明唱得很轻松,他们都有很强的实力。
早些年我是不懂得欣赏齐豫的嗓音的,即使她号称华语乐坛唯一一个与“天籁”二字擦肩而过的女歌手。我那时喜欢的是杨钰莹这样甜美的歌手,固执地以为女子只能那样唱歌。
齐豫和他的弟弟齐秦,令我印象深刻的都只有一首歌,齐豫的《橄榄树》和齐秦的《大约在冬季》。两首都是关于离别和故乡的歌,都有着无法抹去的淡淡忧伤。姐弟俩都是异常出色的音乐人,可是我不想追寻更多。塔尔科夫斯基说,所有的导演在他们一生的实践中只能完成唯一的一部长片。音乐亦如是。一生中拥有一首这样的歌,早已足够了。
至于齐秦和王祖贤的不离不弃,更是成为我心中的某个象征。
这些人,他们都曾经是我偶像。还有小虎队周慧敏林志颖温兆伦孟庭苇啦啦啦。其中有些人的歌,我根本没听过,单看看明信片就喜欢上啦。这种喜欢又不是装腔作势,而真的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现在不行了,现在一个歌手要是太火,我多半会讨厌他。
还有内地。
那时内地最红火的歌手,是毛宁和杨钰莹。虽然这么多年来,他们俩硬生生把“金童玉女”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毛宁是不是同性恋我一点也不关心,我不喜欢他是因为他太做作,唱歌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投入。柯受良飞越黄河那一年毛宁出来演唱《三百六十五里路》,一路摇头晃脑,让我失望透了。只剩下《涛声依旧》了,只剩下那里面“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悠远。
杨钰莹的成名作是《让我轻轻地告诉你》,在她以前,还没有哪个女歌手有这么甜美的歌声。她后来的歌几乎全是这个调子,软软的,虽然没什么深度,至少听着很舒服。后来猛然听到了一个消息是杨钰莹跟了大款,后来听到更震撼的消息是这个大款原来是赖昌星的侄子。再后来,听说杨钰莹复出了,不过跟董文华一样,她注定不再受欢迎。
毛阿敏是那几年唯一的“天后”,她在最红火的时候去了美国,几年以后穷困潦倒地回来了。好在她从来就不是一个偶像派,她有完美的技巧和天赋的嗓音,早年她唱的《三国演义》插曲,以及《封神榜》插曲,无一不荡气回肠,它们都成为了经典。这几年毛阿敏反反复复只唱一首歌,《同一首歌》,现场观众还是很踊跃。我关上电视不听她唱,其实这些年,我一直以为,她是可以东山再起的。
内地比港台出了更多一辈子只红一首歌的歌手,因为他们随后都心甘情愿地成为了晚会歌手。比如唱过《大花轿》的火风,比如唱过《常回家看看》的陈红,比如唱过《愚公移山》的江涛,比如唱过《朝花夕拾》的孙浩。
而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过一段时间就成为恶俗的代名词。比较经典的有《九妹》的演唱者黄鹤翔,他去年在一台晚会上露了个脸,穿一条白烂的裤裙,妖娆得令人难以置信。还有蔡国庆,他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并不是哪首歌,而是早年的一个录像,画面里小蔡又蹦又跳,眉飞色舞,翘起兰花指激情四溢地演唱《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叫全国观众倒足了胃口。客观地讲,小蔡挺不值的,他不是不努力,也不是没唱功,仅仅是时运不济罢了。所以2005年李宇春可以红得一塌糊涂,小蔡却只能继续当全国人民的笑料。
那英。我要单独说说那英。
那英出道的时候很轰动,评论家们都在惊呼,一个歌唱天才诞生了。后来他们改口说,她的天才不过昙花一现,因为到后来她只是唱一些普通的口水歌。可是在歌迷的心中,她独一无二。她有足以抗衡劳拉普希尼的高亢嗓音,她的经典歌曲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在她的身上寄托了我们太多的热爱。
那英终于还是跟高峰分手了。虽然从她的歌声里,我们一直可以听见她对这个男人的爱。她唱《不管有多苦》的时候,还有着年轻女子特有的决绝,后来她唱《愿赌服输》,歌词里有某种厌倦,再后来她唱《干脆》,这个女子有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和大气,这样很好,也许可以更幸福。
于是我看着那英的照片,我开始相信灿烂阳光的背后并没有隐藏太多不堪回首的情感,我相信她可以从头再来,美满幸福。
1998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王菲与那英合作。我那时还不知道王菲,也不喜欢她的表演。我觉得这个女子,眉目间太清冷,太傲慢,太独立。
可现在我爱王菲的全部。明知道她的假音模仿卡百利,造型学习比约克,演唱贴近阿莫斯,可是她融入了自己的风格,用鲜明的菲式色彩掩盖掉这一切。何况,王菲作为东方女子特有的阴郁与坚忍,是任谁也学不到的。
林夕成就了王菲,他把生命中写出的最美好的词句,统统交给了这个特异的女子,仿佛相信只有她可以唱出他的灵魂。
于是我们听到了《开到荼靡》中那些决绝的回应,听到《闷》里面盛放的情感,听到《寒武纪》中华美的寓言,听到《红豆》里切切的告白。
还有《彼岸花》,那是王菲的顶点林夕的顶点孤寂情感的顶点。许多年以后王菲出人意料地嫁了李亚鹏。许多年以后你可以在紫藤花架下笑靥如花,却无法忘记那一天,失去的灯塔。
第一个真正狂热崇拜的偶像,是任贤齐。
不过我不喜欢他那首烂大街的《心太软》或者《伤心太平洋》,太没有新意了,全世界到处都是这样廉价的情感。可是有更多好歌,《我是一只小小鸟》多彷徨啊《水晶》多纯白啊《对面的女孩看过来》多可爱啊《死不了》多豪迈啊《春天花会开》多豁达啊《沧海一声笑》多写意啊。
任贤齐唱歌唱得不好,我知道,不过没关系,要的就是亲和力。那时候,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叫他小齐,那时候,小齐的每张专辑都大卖。不过他的时代也慢慢开始过去了。高中的时候我独自在外地念书,听着小齐的新专辑《一个人》,却没能生出什么感触。自那以后他开始走下坡路,新歌上不了榜,从公众视线里淡出了。
不过我愿意继续等,等到天荒地老为止。即使他老去了容颜花白了头发,不再出新歌了,我依旧会保持等待的姿势,像是为了某种信仰。
莫文蔚跟任贤齐合作的那首《爱我爱我》一点也不成功,他们两个完全不搭。小齐走的是亲民路线,莫文蔚则要独特的多。
Karen的声音万中无一,她活该出名。即使她发声不够圆润,唱法不够成熟,可是天生的就有一种慵懒的情绪游走在歌声里,刺激着现代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
是在香港金曲奖颁奖典礼上我爱上了莫文蔚,那时候她是嘉宾,出来唱一首《阴天》,是无比独特的声线,貌似平淡的演唱背后,隐藏了现代人所有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莫文蔚的快歌和慢歌都有很独特的气质,快歌里往往流露着凡事无所谓的现代精神,或是对于所谓爱情的嘲讽,慢歌则淡定安然,宠辱不惊,在纯叙事中交代许多波涛汹涌的情感。如果说王菲的成就基于林夕,那么莫文蔚显然应该感谢李宗盛。李宗盛的歌词不华丽,不造作,平淡中暗含玄机,这与莫文蔚的声线配合得天衣无缝。
这两年,听到越来越多的人称赞莫文蔚美貌。我的记忆却停留在很久以前,《盛夏的果实》里,莫文蔚有一双漆黑的眼睛,眯起来,忧伤地微笑。
陈晓东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他的深情演唱和小虎牙,还有跟梁咏琪张柏芝的绯闻都被遗忘了。
陈晓东的声音其实很好,可惜一直没人重视。都把他当作偶像派,都看他俊朗的面容和深情的眼神去了。从《心有独钟》到《比我幸福》,他一直试图证明自己,怎奈世事终究由不得人,看来看去,不过浮云流转。
罗志祥给我的感觉始终是一个劣质版陈晓东,不知道为什么。
陈小春最近的消息是出演了《打雀英雄传》,他在里面扮演一个傻乎乎的家伙,面色灰暗,没有当年山鸡哥的锐气了。当年的经典另类歌曲,比如《情瘤感菌》,也无法重现。
九几年重庆电视台还有个节目叫《音乐封神榜》,谢雨欣主持的,时至今日不知道还有谁记得。于我而言它最大的贡献在于,它让我认识了王力宏。那时我已经不像小学时般冲动和痴迷,可是那首《Julia》还是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了我的积极性。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音乐可以这样玩,转音可以这样唱,MV可以这样秀。好像终于走出房间的人,抬头就是从未见过的大片湛蓝的天空。
再后来有了《不可能错过你》、《永远的第一天》、《唯一》、《每天爱你二十四小时》、《心中的日月》。优质偶像在音乐的道路上脚踏实地,勇往直前。05年的华语乐坛是以力宏的《盖世英雄》收尾的,我听见那里面的京剧唱段我就决定从此等待他,全心全意。
千禧年过后乐坛最大的胜利者是周杰伦。对于他我始终很矛盾。一方面我觉得自己不喜欢他,却忍不住在KTV里面猛点他的歌。然后,我继续寻找不喜欢他的理由。其中最无可争议的一个理由是,周杰伦唱歌的确很不好。
可是我的弟弟妹妹们不管这些,他们单纯而虔诚地崇拜这个人而已。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时自己也还会爱上一个人而不需要任何理由。我想自己大概是老了吧。
潘玮柏,唱功同样惨不忍睹。可是我喜欢他的饶舌,虽然它们没有黑人来得正宗,可是照样充满活力。
这几年唯一值得关注的声音是金海心,小姑娘声音很独特,基本功同样相当了得。关键是在她的歌里我听不到那么多的欧美流行或者港台流行。
张靓颖其实根本不适合唱玛丽亚凯莉,听听她最新的作品《天下无双》就知道了。可是偏就是这个姑娘,却以一种大无畏的勇气,一种单纯发自内心的热爱让玛丽亚凯莉又一次在国内掀起狂潮。我欣赏她,是因为她义无反顾承载了巨大的梦想。即使她不漂亮,即使她的实力不尽如人意。
这些人,他们有未知的将来。歌坛新秀可以成长为一代巨星么?
我也不知道。
可无论如何,许多年以后照样有人记得他们,把他们当作成长的印迹。
至于我,就这样了吧。我不再试图寻找所谓的偶像所谓的挚爱,这是很困难的事情。我听到一个新人,会忍不住分析他的长相实力家世八卦种种因素。心中的狂热早被千锤百炼的理性所替代。
况且我都不怎么听中文歌了,改听欧美的。一则是人家唱功更加出色,二则耳朵里堵塞的都是陌生语言,不容易热爱,也不容易失望。
一个一个偶像都不外如此,沉迷过的偶像一个个消失。这是王菲说的。她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偶像消失了我们都要老了。
去年寒假去唱KTV,点了大堆的经典老歌。这让妈妈十分诧异,她说好多老歌连我都忘得差不多了,你怎么都会唱。
我决定只是笑笑。
其实我一直坚定地记得许多时光的细节,记忆的痕迹,虽然我什么也没说。
我只有背负着过往,才有足够勇气,独自面对茫茫人海。
作者:
酸奶柠檬
时间:
2006-8-25 09:11
很好的文章,文风是我喜欢的类型。谢谢楼主的转。文里对许多歌手的评价都很中肯。
作者:
酸奶柠檬
时间:
2006-8-25 09:14
心有戚戚
作者:
摆渡苹果
时间:
2006-8-25 11:26
只有《人猿泰山》的中文版主题曲,编曲人一心只想突出华健的天籁之音,反而失败了。
啊?我很喜欢啊,汗.
王菲在“好友音乐会”上跟张信哲对唱,也是这么说。
啊,想听。
虽然最终他没能PK掉任何一个天王,可他自己依旧红得发紫。
恩。就是风格不同,估计多两个张学友,华健可以跳进去一起玩玩.
得空我都看看,恩。
作者:
摆渡苹果
时间:
2006-8-25 11:34
好文好文.
评论很恰当也很公正啊。赞,太赞了。
作者:
呼呼
时间:
2006-8-25 13:24
呵呵,这篇文章写得很可观,对每个歌星评论都很好,既不苛刻,也没有刻意宣扬
作者:
阿桶
时间:
2006-9-6 08:28
写得太好啦,很有共鸣,谢谢作者啦
作者:
一健钟情
时间:
2006-11-2 13:01
哈哈哈,只看了华健的那段,很中肯。
作者:
cvvt
时间:
2006-11-5 09:40
那两年唯一可以与四大天王一争高下的只有一个周华健。周华健那时签的是滚石,号称“天王杀手”。虽然最终他没能PK掉任何一个天王,可他自己依旧红得发紫。
周华健的歌,即使是情歌,也是跟其他人不一样的。他唱《让我欢喜让我忧》,丝毫不带怨恨,有的只是对过往的感激,他唱《刀剑若梦》,有的是笑傲江湖快意恩仇的气魄,他唱给儿子的那首《亲亲我的宝贝》,相信所有听者,都能够感受到温暖。他总是温柔体贴地为所有人演唱,像这世界上最后一个好男人。
周华健是极少数可以凭借自身嗓音令得一首注定平庸的歌曲脱胎换骨的歌手,只有《人猿泰山》的中文版主题曲,编曲人一心只想突出华健的天籁之音,反而失败了。
无线版《神雕侠侣》上映的时候,周华健和齐豫合作了《天下有情人》,一时成为新的情歌对唱经典。其实这首歌难度很高,王菲在“好友音乐会”上跟张信哲对唱,也是这么说。可是周齐二人分明唱得很轻松,他们都有很强的实力。
作者:
酸奶柠檬
时间:
2006-11-6 10:55
我们越来越爱回忆了,是不是因为不敢面对未来了?心老了?却不甘心
作者:
陈进
时间:
2006-11-17 09:37
该放在华山论健的
欢迎光临 摆渡论坛 (http://test.wakin.org/forum/)
wakincha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