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菜鸟必读!摄影基础知识详解 [打印本页]

作者: 逆风飞扬    时间: 2004-9-30 11:14

(一)、光线和暴光
胶片/感光传感器

胶片的主要参数是指胶片的感光度,用ISO值来标示(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的简称)。ISO值越大,胶片/感光传感器的感光度越高,越容易暴光。

光圈

相机镜头内有一组重叠的金属叶片,其所围成的孔径大小和开放的时间决定了一次成相的暴光量,也产生了相机的光圈和速度。

user posted image
在暴光时间一定的情况下,光圈越大,那么胶片的暴光量就越大。用f/数值来表示。一般相机的光圈值有f/1.4、f/2、f/2.8、f/4、f/5.6、f/8、f/11、f/16、f/22,光圈值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也会相应的加倍或减半。

快门

当然主要是指快门速度。上面已经提到了,有金属叶片的开放时间来决定。现在很多相机的快门速度都由相机自身的电脑片控制。在传统相机或一些半专业以上级的相机中,相机的快门速度仍需手动,主要包括以下,由慢而快,1、1/2、1/4、1/8、1/15、1/30、1/60、1/125、1/250、1/500、1/1000秒,在一些更专业的相机中,还有比这些更长或更短的快门速度设置。同样的,快门速度每向上或向下跳一格,暴光量加倍或减半。

光圈和快门的关系

光圈开得越大,相对的暴光时间就需要越短(特殊条件下的情况不算),有很多种不同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得搭配可以得到相同得暴光值,但暴光效果却未必相同,因为还涉及到景深的问题,在后面再说。具有最大光圈的镜头被称为“快镜头”,因为这种镜头可以搭配比较快的快门速度。

(二)、相机的操作模式

现在的一些数码相机的低档型号,也就是所谓的家庭用型,大都还都是全自动对焦暴光的傻瓜机。中档以上的相机则存在手动模式和半自动模式两种基本的暴光模式。这和传统的相机基本相同。

手动模式

并非所有的相机都可以。选择手动模式时,你可以不用理会测光表所提示的组合参数。你可以完全自动的选择光圈和快门值,如何理想的暴光要看当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喜好,当然也需要自己多加练习。

半自动模式

很多相机都提供至少半自动模式这样一种暴光模式。一般先固定光圈和快门速度中的一项,而让你调整其中的另外一个。随即就产生了我们常说的光圈优先模式或快门优先模式,两者的区别在于先选定光圈还是先选定快门速度。

情景模式或者叫特殊题材模式

其实这种模式现在很流行,在canon G3、G5,olympu730以上级别等很多中档的所谓半专业级相机中设定了一个旋钮,我们可以采用风景、运动、人物等模式而省略手动的步骤。其中风景模式一般会考虑到景深问题,运动模式则偏重比较高的快门速度,人像模式会偏重适当的大光圈等,电脑芯片所决定的暴光组合往往要比一些初入门者的决定要理想的多。

(三)景深

有时候可以看到一些照片的主体和背景都很清晰,也看到过只有主体清晰,而周围失焦的照片。要产生这些效果,就要涉及到景深的问题。

当选择比较快的暴光速度时,通常我们需要采用比较大的光圈,这时景深就会比较短,相片的清晰范围会比较小,有些景象可能就会比较模糊;而如果把快门速度调慢,那么光圈可以调小,这时也有可能会使画面中默写杂乱的你不要的部分显现出来。因此如何控制景深问题是摄影中的一个初步而又重要的技术。

概念

简单说,景深是相片景象的清晰范围。理论上说,只有处于对焦平面的物体才是清晰的,但由于肉眼的辨别率,所以一般情况下焦平面前后的一些物体也会表现的很清晰。

景深的相关因素

user posted image
1.镜头的焦距

镜头的焦距不同,景深就会产生不同。长镜头可以产生比较短的景深效果,短镜头可以产生比较长的景深效果。

2.光圈

一般来说光圈越大,景深越短,光圈越小,景深越长。

3.镜头距离主体的距离

距离主体越近,那么景深就越短。反之亦然。

景深的范围

一般而言,如果使用不是很特殊的镜头,景深的范围可以包括对焦平面前方的1/3和后方的2/3的部分。

(四)构图

现代的高科技可以使对焦,测光,暴光完全由相机的电脑芯片控制,但只有构图还是需要我们自己来完成,电脑在聪明也不能智能化到自己选择景色。

三分法原则
user posted image

传统的构图原则,在美术上也是几百年的准则了。该原则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的中央。在这个原则下,我门可以把一张相片分成上下和左右各三等分,然后把摄影的主体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例如当你要拍摄某个特写时,你可以把你最要表现的那部分(人物的眼睛、花朵的花蕊等)放在某个交叉点上。如果是范围较大的风景照,可以把地平线或海平面置于上1/3或下1/3的位置,主要看你想要表现什么主题。

前景

如果照片的空白部分太多或者是背景的天空(海洋)的颜色不理想时,可以或减少背景的范围或在其中增加入前景。
user posted image
1.一般而言,前景的表现总是比较清晰,尤其在拍摄建筑物时,通常使用比较清晰的前景,这时可以使用比较小的光圈和广角镜头。

而现在我们很流行表现一些花朵叶子昆虫等微距效果的相片,拍摄这些自然体时,很多时候都是虚化背景,其实也可以尝试虚化前景,使用大光圈和远距镜头来表现,会由意外的效果。(可惜我现在不能贴图)

2.前景的选择往往是仁者见仁,每个人的审美观不同。但一般来说,前景的选择不能太大,太美太亮丽,否则难免给人主题不明确或喧宾夺主的感觉。但如果前景太暗,有时又会对主体的衬托不够,这个问题大家自己琢磨吧。

不要入俗套

其实这只是很原则很基本的理论,构图千万不要落入俗套,也不必死板的照这些原则去做,否则所有的照片看上去就差不多了。

还有很多构图的小技巧,也不是我学的教科书上都能提到的,那是大家自己去体会的了。有机会的话愿意和大家交流。但是有一点,对于初入门的朋友,在打破这些规则之前,建议先在这些规则之下好好练习,练熟了以后再有所突破和创新会更容易成功

(五)镜头

镜头是照相机最主要的部分之一,也可以说是相机的中心元件。我这里只讨论35mm的规格的相机的镜头。 相机的镜头由多组光学镜片组成。包括凹透镜和凸透镜。好的镜头需要有高解析力(指表现细节的能力)和好的反差(指表现明亮层次感的能力)。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主体在画面上的大小可以由镜头来控制。当相机固定于一点时,我们所观察到的景象范围取决于镜头的焦距长短,当用15mm的超广角镜头将一大片风景收入眼底时,600mm的超望远镜头在这一点只能看到树上的一只老鹰。 我们平时可以买到的镜头由很多种,从鱼眼镜头,广角镜头,超望远镜头,微距镜头,变焦镜头等等,不过对于现在大多数普通的数码相机用户来说,由于镜头不可更换,而且由于价钱太昂贵,所以备一堆镜头的可能不大,大家作为基础了解了解吧。

对于长镜头和短镜头之间的主要差别,其实就在于视角的不同(也就是所能包括入画面的范围的不同)。例如15mm的超广角镜头的视角为110度,而600mm的超望远镜头的视角只有4度。另外28mm、50mm、105mm、200mm的镜头的视角分别为75度、46度、23度、12度。

标准镜头

在35mm规格的相机中,50mm到55mm的镜头被成为标准镜头,它的视角在45度左右,和人一个眼睛的视角差不多。因此使用这种镜头所得到的效果会很自然舒适。

广角镜头

焦距不到50mm的镜头都可以成为广角镜头。而小于20mm(包括20mm)的镜头可以成为超广角镜头。短焦距的镜头可以得到比较广阔的画面,当你退无可退而又要得到更大范围的景色时,广角镜头会很有用。广角镜头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user posted image
1.视角宽阔 可以得到比标准镜头更大范围的景色。28mm的镜头的视角为75度,和人双眼的视角相当。而使用15mm的镜头视角可以增大到110度。

2.长景深 用广角镜拍摄时,可以让前景到背景都达到比较清晰的程度。

3.线条会出现扭曲 当用广角镜仰视或俯视拍摄时,照片中的线条会由近到远汇合。当镜头向上拍摄某建筑时,会产生建筑向后倒的感觉。

4.夸大的透视效果 关于透视的问题后面说。

5.画面边缘会被拉长 由于球性玻璃的特性所决定。
user posted image

望远镜头

焦距大于60mm的镜头都可以称为望远镜头,最大的据说有2000mm,呵呵,没见过。它具有以下特性:
user posted image

1.视角窄 只能看倒一小部分的影象,所以可以排除一些你所不想要的东西,更突出主体。

2.浅景深 和广角镜头相反,望远镜头的景深比较短,如配合大光圈,背景的虚化会非常强烈。

3.压缩的透视效果 同样放在后面说。

4.放大影象 当你进无可进时,使用望远镜头可以使主体进一步放大。

变焦镜头

现在很多的数码相机都是变焦镜头,流行的是3倍到12倍不等(不算数码变焦)。变焦镜头使用便利迅速,但往往也有其缺点,普通的变焦镜头往往影象的素质会比较差,对一些很专业的人士来说不太适合,我的肉眼凡胎是不易辨别的。

还有一些特殊的镜头,包括反射式镜头,增倍镜,鱼眼镜头,透视控制镜头等都不常用,不多说了,如果大家愿意我们后面讨论。但还说一种,就是微距镜头,因为现在数码相机上表现微距功能的相片非常流行。数码的微距功能往往是通过变焦镜头来实现的,但真正的微距镜头,要能够在很近的距离下对焦,并能形成至少1/2大的主体(0.5倍的放大倍率),甚至更严格的说法是要求得到和主体相同大的影象(1倍的放大倍率)才能算是微距镜头。

透视效果

最后说下透视效果。超望远镜头可以让人觉得景物变近了,而且远物之间的距离似乎很近。超广角镜头则相反。然而事实上,透视效果主要取决于相机和主体的距离,当镜头在一个相同的位置,使用600mm和使用50mm的镜头时,如果将照片的中间部分放大,会发现相同的透视效果。

user posted image

前面曾提到广角镜头和望远镜头的透视问题。广角镜头可以产生夸大的透视效果,让画面中的物体变的比较疏远。离镜头近的物体变的比正常的要大,成为画面上最突出的地方,远的物体则被“往后推”,变的比肉眼见的要小。反之望远镜头可以产生压缩的效果,让各个物体间产生比肉眼看到的更为贴近的感觉,产生密密麻麻的效果。

(六)光线

光线在摄影中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也是一个难点。我总觉得这部分很难说,而且这部分是各有各的看法的,有问题大家讨论讨论。 光线有很多参数:质感、方向、光源、颜色等。这里主要讨论在摄影时如何控制修正补强光。光的一些物理知识大家自己去翻物理书吧。

光的质感

在户外,光的质感主要受太阳,云层,大气状况等情况左右。

1.硬调光

user posted image

光线主要来自某一小光源(闪光灯,五遮拦的灯泡,直射的太阳等)时,一般为硬调光。硬调光的特点往往是效果很强烈,反差很大。主体一般会有很明确的影子,相片上明暗两块的大部分细节可能会因为光线太强而消失掉。

2.软调光

user posted image

大而扩散的光源(清晨的日出,阴云的天气)所发出的光称为软调光。其特性为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反差比较弱,即使有影子也比较淡。不会带给人很强烈的视觉冲击,但可以很好表现相片中的各个细节,适合于记实性照片和人物照。

3.雾

雾是空气中悬浮的粒子,就好比在镜头前加上了滤镜,会降低反差柔和色彩。使整体看上去更柔和。但同时也会降低清晰度。

本文出自太平洋摄影论坛




作者: ~*SD Girl*~    时间: 2004-9-30 16:10

我对这种东西不太懂!!~
(真有脸说......)

看起来挺不错的,down下来慢慢看~肯定会有用地!!


作者: ★在云端★    时间: 2004-9-30 23:35

飞扬学摄影的??

hohoho~~~~偶的专业也是摄影......
作者: 逆风飞扬    时间: 2004-10-2 02:51

哈哈~!小端你用啥机器?~?~?!?




欢迎光临 摆渡论坛 (http://test.wakin.org/forum/) wakinchau.net